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,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,给人一种嘴勤脚快的感觉。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里剃发沐浴之后,就变成了干净利落的小沙弥。 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,一边苦口婆心、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。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,又开始引导他习字念书、诵读经文。也就在这个时候,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致命弱点——心浮气躁、喜欢张扬、骄傲自满。例如,他刚学会几个字,就拿着毛笔满院子写、满院子画;再如,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,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僧侣们炫耀;更可笑的是,当法师为了鼓励他,刚刚夸奖他几句,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,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,大有唯我独尊、不可一世之势。 为了改变他的不良行为和作风,法师想了一个用来启发、点化他的非常美丽的教案。这一天,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位小沙弥,让他在值更的时候,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长状况。 第二天一早,还没等法师找他,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主动找上门来,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:「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!它晚上开放,清香四溢,美不胜收。可是,一到早晨,它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……」 法师就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:「它晚上开花的时候,吵你了吗?」 「没有,」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,「它的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,哪能吵我呢?」 「哦,原来是这样啊,」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,「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。」 小沙弥愣了一阵之后,脸唰的一下就红了,诺诺地对法师说:「弟子领教了,弟子一定痛改前非!」 深沉的人就像美丽的花朵,开放时吐露芬芳,收敛时安静如波。山深愈幽,水深愈静,真正有学问有道行的人,真正成功和芬芳的人生,不见得张扬和炫耀。 选自《智慧背囊》第1辑 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「学问深时意气平」,深沉厚重的气质,有助于个人的修学。诸葛亮先生在《诫子书》中提到:「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。非学无以广才,非静无以成学。」在求学的道路上,把心沉静下来,智慧才能涌现。 古人云:「吉人之词寡,躁人之词多。」并晓谕「言语为祸福之门」。在古希腊有人问伊索:「人身体上最危险的是什么?」伊索回答:「是舌头。」因为最难听的语言来自人的舌头,对人的伤害也最大。因此,无论在什么人面前,无论是爱的、恨的,认识的、陌生的,说话都要注意分寸,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,谨记「祸从口出」这句格言。 当我们想开口讲话时,能否留出几秒钟的时间,问问自己:我说的话对人有益吗,别人爱听吗,讲的话有用吗?言多伤气,沉默是金,在日常生活中,不如多做事,少开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