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盘否定传统与文化保守主义貌似针锋相对的两极,实质上都是不能正确认识传统而作出的错误文化选择。前者无视传统的客观存在及其顽强的生命力、永恒的“母体”价值,造成民族自信心的失落,后者看不到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,元视扬弃变革的重要性,沦为顽固的文化保守及盲目愚昧。而穷其根源,则是两者都忽略了传统是在承传延续中发展变化的这一基本要素。 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。它是生生不已的延续过程,这种延续,不是整体上的代代转交,无增无减,一成不变。而是继承中不断重建。我们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时,实际上拥有的是两个意义层面上的遗产:一是具有恒久本原意义的基本概念,包括物质、精神制度等各方面,它们构成传统文化的母体,或曰价值原型,是民族自立的根本。如“仁”、“自然”、“中庸”、“孝”、“忠信”等等。一是各历史时代对这些基本概念的阐发和应用。这两者的文化价值是有极大差异的。一般来说,传统文化中的本原概念,也就是民族全部生存方式的价值标准,是不应也无法消除的,它应成为民族文化建设的母体、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。但各历史时期对文化本原的阐发应用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,而需要批判地加以继承。如“仁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概念之一,孔子提出“仁者爱人”,强调自我生存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他人的关爱为基础。以后孟子“仁,人之安宅也”,墨子“兼爱”进一步发展了“仁”的概念。此后,“仁”成为历朝历代重要的价值标准,并不断赋予新的意义。孔孟的“仁”是用来调节宗法血缘关系下的人际关系的,秦汉而至明清,“仁”是调节封建制度关系下的人际关系的,因此,中国古代的对“仁”的阐发应用无疑打上了鲜明的奴隶制、封建制的烙印,在今天当然应该扬弃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对“仁”这一基本概念的否定。强调“仁爱”,既是人类的共同情感要求,又是中华民族基本性格的体现,在任何时代,它都有着永恒的、不可估量的意义。我们应该根据时代要求,对“仁”的含义和价值作出全新的确认,并使之融入现代化的文化体系之中。因此,笼统地反传统,批判传统,其弊端在混淆了对传统文化中的本原概念、历代对这些概念进行阐发应用的区别,婴儿脏水一起泼,其结果必然导致文化虚无主义。其次,看不到传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,每个时代都应对继承、发扬传统作出贡献,也就是对传统文化中的本原概念、主体精神作出符合要求的阐发,进行建设性的价值重建,同时抛弃历代对这些概念、精神的落后阐释及行为实践,剥离传统中的落后成分,使传统文化现代化,固守传统,就会落入文化保守主义。(待续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