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礼旭老师 尊敬的诸位长辈、诸位朋友们、诸位同志们: 共同的志向,这是很难得的。俗话说:人生得一知己,死而无憾。假如我们这一生能找到一群同志、知己,那人生是痛快的,是无悔的,是能做出贡献的。精诚所致(金石为开),二人同心,其利可以断金,所以不能小看自己的诚心、自己的力量。 今天第一堂课程,跟大家交流的是“以师志为己志”,而这堂课确实,末学是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境。而事实上,在座的很多长辈、朋友,他们做得比我还好,而且他们做得比我还要久很多。他们可能这一、二十年来,都是以“承传正法、落实古圣先贤教诲”为他一生的志向,所以我讲得不到位的地方,还请我们来自各地的长辈、朋友们不吝赐教。而且确实,大家在各地都在实践圣贤的教诲,也都非常地不容易,因为我们现在面对文化承传的一个关键点,所以在这里也向诸位长辈、朋友致上诚恳的敬意,谢谢大家! “人之有志,如树之有根。”一个人没有志向,那就好像树没有根,他就没有生命力,没有光亮,活着好像过一天算一天。所以志向就好比一个人人生的动力一样,他有动力去迈向这个目标,他每一步走得明白,走得踏实,走得无怨无悔。那我们思考到,我们自己有没有坚定的志向,我们的孩子有没有从小立志? 一个人这一生成就的大小,一定跟他的志向有关。苏东坡先生讲过一句话,“古之立大事者”,不管他是为家、为社会民族做了有意义的事情,“不惟有超世之才”,不仅有很好的才能去服务人,“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”,他这个坚忍不拔就是,他已经下了这个愿誓了,他这一生都不会改变,“纵使身止诸苦中,如是愿心永不退。” 卢叔叔曾经送给我八个字,我在这里也供养大家。因为我假如不讲,我下辈子就是愚痴了,所以我们要把法布施、法供养变成一种自然的习惯,就好像给人一个微笑一样自然,就好像顺手帮人扶一下门那么自然。“愿要大,志要坚,心要细,气要和”(板书:愿大,志坚,心细,气和)。当然,愿是利益大众的,是与道义、恩义、情义相应的愿。假如这个愿是为了去满足自己的欲望,那这个叫“卑志”,卑下的志向,那这一生人生就没什么意义了,可能就变成欲望的奴隶了,所以要立高志,要立壮志,要立大志。 我们的志向也会影响我们小孩的志向。所以我们思考到,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责任感?一讲到下一代的情况,那我们常常提醒自己,那个是结果,原因出在哪?我们上一代有没有把立志,有没有把人生的格局,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孩子?还是孩子从小他也是以追求人生的享乐为他的目标?那他要有大志,要有责任感就很不容易了。 范仲淹先生他的祖上,从汉朝的范滂都是以天下为己任,他才能出这样的后代。范公他的后代这八、九百年,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他这样的教诲来作为人生的态度,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 所以身为父母,为人师表,以至于为人领导,或者在一个地方推展传统文化,那我们就要把愿大、志坚要真正自己做出来。所以孔老夫子讲到,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。”我们学习儒家的教诲,目标就是做君子,再提升做贤人,终极目标是要做圣人。大家听到“圣人”两个字,有没有突然想到好遥远啊?遥不遥远?你们是事前都打听到蔡老师是比较狡猾的人,他问的问题不要轻易回答,不然会掉入他的陷阱,你们是不是有听到这样的风声呢?大家看得出来,我应该不是这么…… 我刚刚问什么了?圣人遥不遥远啊?圣人遥不遥远不是自己想,自己想就是跟自己学了,哪是跟圣人学,是吧?我们今天就是因为几十年来顺着自己的想法做错了很多事,甚至于染上了很多习气,过得不自在、不快乐。现在有机会跟孔老夫子学习,那种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,那样的人生的快乐,是我们要去效法,去契入的。那既然要契入孔子那个无入而不自得,那个“饭疏食饮水”,吃很简单的饭菜,穿很简单的衣服,“曲肱而枕之”,连枕头都买不起,怎么办?这个手一……哇,睡得很甜,还能梦到周公,是不是?我们睡那个席梦思,睡的那个枕头这么贵,梦到谁了?所以梦不梦得到周公跟有没有钱没关系,跟诚心有关系。孔子是喝汤的时候看到尧帝,在墙上见到大禹,在梦里见到周公。我讲到这里都觉得很惭愧,我都还没梦到。但是孔子又提醒我们,这个时候不要自责,也不要没自信,孔子说“知耻近乎勇”,为什么没梦到?诚心还不够。等我们有像尧、舜这样胸怀天下的存心,我相信一定梦得到。 孔子,我们刚刚讲到,我们既然要跟老人家学习了,那就要放下自己错误的想法了,要随顺圣贤的教诲,这是刚学习非常非常重要的态度。我们假如学归学,怎么烦恼还是顺着我们自己的想法,那这样要受益就很困难了。我们要希圣希贤,当然要用圣贤的模子来打造自己。学了之后,该怎么生气还怎么样生气,该怎么样傲慢还怎么样傲慢,该怎么样贪吃还怎么样贪吃。当然了,还是要吃,适当(就好),自己的心不能贪着,这样才是在学圣学贤。所以《孝经》有一段话非常好,“非先王之法服,不敢服;非先王之法言,不敢道;非先王之德行,不敢行”。就是一个人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,他都想着有没有符合圣贤人的教诲。一个人能时时是这个态度,他三年就有成就了。每一天都这样地观照自己,三年就习惯成自然了,处事、待人、接物、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,全部都跟孔老夫子的教诲一样。 所以老夫子又讲到,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。一个人要立住道德,立住人品,首先他要学礼。而这些礼,其实就是圣贤人立身处世的所有的原理、原则跟准则、准绳,就在这个礼教里面了。顺着这样去做了,就能彰显自己的明德,而不是说圣贤人硬要我们这么做。圣贤人他又没有控制的欲望,他去强迫我们干什么?他把这些教诲告诉我们,我们这么做能恢复明德、恢复本善。所有的处事待人都是顺着我们自己的性德、道德,那样的人生很痛快、很自在。 我们首先一定要放下自己错误的想法、看法才行,修学的路上,真正的功夫就是这两个字,放下习气,就是“放下”两个字。错误的习惯、错误的思想、错误的见解,一定要放下。没放下,很难提升,很难受益。所以孟子讲,“学问之道无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”,就是把我们已经偏离了本来的性德、明德,再把它调回来,这个叫做修身,叫学问。 那我们想一想,我们这一生,小的时候,赤子之心,我们现在的心灵,比起我们小的时候进步还是退步了?看来外在的东西越来越多,可是事实上心灵是在退步。科学家有实验,一个人三岁以前一天笑一百七十次。大家从这里去体会,孟子讲,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”,这些圣贤人处事跟婴儿一样的单纯。你看孔子,人家唱好听的歌,他就情不自禁地一定跟着他一起唱,一起快乐。你看那小朋友,一个人唱得很高兴了,其他的不知不觉地就自己走过来跟着他一起,是吧?还在那里左右晃。那我们看到一个人在那里唱歌,还先跟他交换名片一下,看看这个人够不够水平我跟他讲话。人心中太多的执着、太多的虚荣,就把这个善心、赤子之心给障住了,所以学习最重要的是放下,回归本来的单纯、本善。 我自己二十多年了,人生经营得也是很多烦恼,也做错很多事情,父母对我们的人生也是还有很多担忧。我也感觉得到,也不想让父母担心,可是做出来的事还是控制不了。因为我们没定力,因为我们还没功夫,这个都得学才行。 后来我在二十五岁那个时候,刚好我在电视上看到我的师长释净空老教授的教诲。我不是不想学啊,去伤害别人,去造成别人的痛苦、困扰,我也不愿意啊,可是我伏不住烦恼,我也不知道怎么样去利益人。结果第一次听,觉得老人家怎么可以把人生的道理讲得这么清楚,听懂一句,好像这个心就透亮了一点。有时候听到感动处,不知不觉站起来给老人磕头,感谢、感谢啊!没有您给我这些教诲,这些问题我可能一辈子头想破了我都不知道。所以既然遇到了经典,遇到了师长老人家的教诲,那这是人生难得的一个缘分。知缘,惜缘,才能造缘,把自己人生这个缘创造到最高价值、最高的意义,那得要珍惜,得了解这个缘。包含我们当下所有坐在我们旁边的学长们,这个缘容不容易啊?你们的表情好像没有表现出不容易的样子,我们的脑子是不容易,表情好像不是连在一起。所以学习都要入心。 每一次大家参与课程,念《弟子规》,念到哪一句声音最大?“勿自暴,勿自弃;圣与贤,可驯致。”这句话有没有从心念出来?有念出来,就鼓舞自己一次。还是说,啊,终于念完一遍了,最后一句了,然后赶紧高昂起来,因为情绪蛮欢愉的,啊,终于念完了。那念这一遍不就是应付自己,应付给谁看的啦? 所以修身第一个,不要自欺。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要从真实心中流露出来。整本《中庸》就谈这个诚字,诚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。有的学长们念这一句“勿自暴,勿自弃”,念的时候,嘴角还是下垂的,啊,“勿自暴,勿自弃;圣与贤,可驯致”。别人看了他,有没有信心?他自己这么念,他自己有没有信心?边念还边:那个是孔老夫子的,那个不关……越念还越否定自己,这个不止没提升,还往下降。所以每一句用心去领受,不怀疑。 真的,有缘千里来相会,我们没有发一个为往圣继绝学的心,我们今天不会坐在一起,是吧?我都笑那么开心了,你们怎么都没笑?(这里有什么东西挡住了,是吧,我先清除一下。)我们是全然地去融入一个因缘,全然地去听经典的每一句话。有人就念着念着,念到一半就开悟了。有人听圣贤他们讲课,听老子、孔子、释迦牟尼佛他们讲课,讲讲讲,啪就开悟了。为什么他能开悟?他每一句印到他的心上,一下子就顿悟了。我们现在一边听一边记,然后记着说,我回去消化消化再说。可是我们假如是敞开心的,那每一句都流入心田。我们十多年来学习,比较习惯的是填鸭。从小读书,背一大堆知识,一大堆科技名词,然后全压进去,为什么?为了考试。考完了呢?就忘了,所以用头脑硬记能记多久?记不了多久。可是每一个道理是用心感悟,能记多久?一辈子都不会忘。这是触动心灵。 而我们再反思一个问题,我们今天熏习了三年,学习了五年,我们必须观照自己,当我们遇到一个境界考验的时候,请问经典里的哪一句马上浮出来?浮出一句,问题就过了。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”,这个念头一转正,邪的东西上不来了。《书经》告诉我们,“圣罔念则作狂,狂克念则作圣”。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,学问在哪?就在这个一念之间,提升自己的功夫也在这个一念之间。“圣罔念则作狂,狂克念则作圣”,这个“圣”,第一个圣字代表每一个人都有明明德,可是这个明明德,我们糟蹋它了,染上很多习气了,都是起邪念,正念提不起来,“罔念”就是提不起正念,我们就“作狂”了,我们就随顺习气了。可是一个人哪怕前一秒钟烦恼丛生,只要他能克制住,下一个念头是正念,而且下一个念头是正念之后,念念保持,他下一念就成圣了。所以“圣狂之分,在乎一念”。 所以这一段话也告诉我们,修身要从根本修,根本就是起心动念。人的一切言行,都是有念头之后才会付诸行为。有好的念头,就不可能做出不好的行为了。那俗话常说,擒贼要先擒王。所有不好的言语行为的根源,“贼王”就是错误的思想念头。好,理上我们明白了,在这一念。所以当我们真正面对一些境界,习性快要起来的时候,突然想到孔子的一句话,那马上就转过来了。“克己复礼为仁”啊!那实际状况,我们遇到情境,有没有提起来?(想起)一句,考试就过关了,是不是?一个念头转正了、保持了,你就过关了,考试卷就交出去了,一百分,是吧? 那我们就要反思了,为什么我们学了这么多年,记了这么多的教诲,却在遇到境界的时候连一句都上不来?那可能是提醒我们,我们没有把这些教诲用心去感悟、放在心上。所以学习要跟颜回学,颜回是孔子的好学生,“有颜回者好学”,孔子赞叹颜回,“得一善,则拳拳服膺,而弗失之矣”,得到一个善的教诲就完全放在心里,拳拳服膺了,时时拿来受用,不敢忘记。假如人得一善言都时时放在心上,那五句善的教诲,他的整个人生境界就不断上去了。所以现在不是学的有多少,记的有多少,是能时时提起来,放在心上的有多少,这是最真实受用处。 所以修学的过程当中,真的是要把陌生的变成熟悉的,我们遇到境界来,这些经典很陌生,提不起来,要变成随时随地都能提起来。以前很习惯的一些态度,比方说情绪化,比方说傲慢,这些很熟悉的,都不用给他打招呼,他就上了你的身体了,这些坏的习性要慢慢陌生了,要慢慢……突然说,诶,我上一次生气是什么时候?想都想不起来,那恭喜你了,你就“熟处转生”了,功夫就得力了。 而刚刚跟大家谈这一段就是,我们确实人生过程,有很多的惯性,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。很想改,看不到问题,太习惯了,麻木了。就好像到四川,都是吃辣的,我不能吃辣,给煮菜的师傅说:“拜托,不要放辣椒。”然后那个师傅“好,不放辣椒”,欻,(辣椒)下去了。他口里念着“不放辣椒”,可是他那个惯性太强了,一下子根本就转不了,就(放)下去了。 所以我们修学第一关要克服的就是“习气使然,浑然不知”。我们的习气在作用了,我们自己察觉不到,这个时候很重要的心态——谦虚。“善相劝”,欢喜别人提醒我,就慢慢提高敏感度,能看到自己的问题。包含翻开每一句经典,就感觉到孔子就站在我面前,这一句就是讲给我听的。有了这样的态度,那个警觉性一定能提得很高,怕就怕在,读《论语》每一句,“哦,这个在讲我弟弟,这个在讲我爸爸”。哇,那就麻烦了,这个心态就离修道越离越远了。 我以前掉到这个洞掉了很久,现在还拼命爬,还没爬出来,希望大家别掉下去了。我以前念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,“君子求诸己,小人求诸人”,一念到“君子”,君子君子;一念到“小人”,小人小人。这个念一百年都得力不了,心态偏了,怎么可能达到圣贤的目标呢?所以我们处事是严以律己,宽以待人,这个才对。所以转过态度,一念到“君子”,就想身边的亲朋好友哪一个人,人家做得好,见贤思齐;念到“小人”呢?马上对照自己,这个就是在讲我,就是我的习气。所以真的是态度决定了成就,绝对不是有成就以后再来改变我们的态度。 刚刚跟大家讲的,我们一定要突破“习气使然,浑然不知”,克服的方法:至诚的心读诵经典,而且读诵的时候,就心里当作:这个都是圣贤人讲给我听的,不是讲给别人听的,都是来要求我自己的。这样观照力提升了。 再来,“福在受谏”,能时时谦虚地请教身边的亲朋好友,我有哪一些不足,向他们请教,就能突破这一关。而且很有意思,我们最不想问的人,就是最可能给我们讲真话的人,所以这个问还得要不自欺。我们都挑什么人问呢?赞叹我们的人。就很少去问太太,去问丈夫,去问身边看我们看得最清楚的人,而且这又有另一个误区会出现,不喜欢跟另一半谈话,喜欢跟学传统文化的人谈话,跟他们谈痛快啊,常常都会(听到):“哎呀,善根深厚啊,太不容易了,这么年轻……”这些话听第一次觉得怪怪的,听第十次,蛮舒服的。八风吹就动,不是吹不动。所以人要克服虚荣心,真不容易。没有突破自欺,想看清自己的虚荣,不容易!所以假如要真干,那真的是问最亲的人,看我们看得最清楚,而且都是从生活的很多细节处,看得出来我们有没有真正落实圣贤的经典。 而其实一个人能感同深受,他身边的人感不感动?那铁定感动啊。所以在家庭以外的人,这些亲朋好友都能感动,却感动不了我们身边的人,这个在逻辑上对不对?那显然,在外面跟在家里的表现不一样,是不是?那人,假如外面跟家里不一样,那那个心态是什么?那是演戏,是吧?出去了就上戏台了,回家戏服脱掉了,那就虚伪了,那叫言行不一致,那不能提升自己了。因为真诚才跟道相应,应付、虚伪、不平等,这个就与道不相应了。所谓不平等就是,见到喜欢你的人,高兴;见到挑你毛病的人,看他不顺眼,这个都是失去平等。 所以“近处不能感动,未有能及远者”,就很难能够再感动远的人。“小处不能调理,未有能治大者”,他连小事都处理不好,他怎么做大事?“亲者不能联属”,亲人之间他都不能团结起来了,“未有能格疏者”,还能够把关系疏远的人再聚起来吗?大家不要紧张记不了,这个经句我们到时候再记给大家,你们边听边慌张,“哎呀,都记不了了”,那就听不了了,是吧?那随时都定在当下。“一家子弟不率规矩,未有能教诲他人者”,自己家里的后代都教不好,能够去教天下的孩子吗?“一家生理不能全备,(未有能赡养百姓者)”,一个人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,怎么去造福国家、社会呢?所以“知所先后”。所以我们不能学了之后,都想要去利益别人,结果自己家里的人都生大烦恼。看到别人的老人,哎呀,还帮他洗脚。一进门,自己的父亲,“哎呀”,还叹气给我们看,然后我们还在说,“我爸爸真没善根,都不能学《弟子规》”。那就麻烦了。 好,所以刚刚跟大家提醒、交流到,我们学习就是要把错误的惯性调过来。相同的,我们从小到大,十几年学东西真的都是硬塞进去,用脑子硬记,越学那个脑子压力越大,快不快乐?大家以前读《论语》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,你们觉得“说乎”吗?我那时候这一句都读不进去,我越读越苦,都没消化,肠胃都受影响了。我们转过来,每一句用心去领受,每一天都觉得自己的心灵在升华,怎么会不快乐呢?我们用心来领纳经典的每一句教诲。而且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,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。我们很诚敬的心跟孔老夫子学习,十分诚敬了,得到的收获一定是十分。确实,每一个人读经一次,听同一堂课,但是每一个人的收获不同。请问根源在哪里?在每一个人的恭敬、诚敬程度不同,这个是正确的思考。我们有一个惯性思考,责任都推给别人,都不是我的问题。 怎么说呢?我刚好很有幸在○二年七月份到了澳洲净宗学院学习,那时候祖宗保佑,我可以跟卢叔叔这一位长者当室友,住在一起,他给我非常多重要的指导,而且很细腻,很具体。打一个譬喻,我进去洗澡,洗完出来,刚好卢叔叔进去,他进去没几秒赶紧出来,把我叫到旁边,他说,你肯学吗?我说肯。肯学我才教哦。卢叔叔把我叫到旁边,这个都是在行道,“扬善于公堂,规过于私室”。我们有没有跟亲朋好友谈他的问题,旁边还很多人,啪啪啪一句接一句就过去了,都顾及不到人家的自尊。骂完,我们还觉得自己真是为他好,拿着“为他好”的大刀到处砍,尸横遍野了,我们还在那里:“真没善根。”有没有体恤到别人能不能接受,他的自尊、面子?所以长者这些细腻的动作,都是他的这一颗善心流露出来的,所以会学的人就在这举手投足当中都能体会到学问。 所以当下我给长辈讲了,我肯学啊。说实在的,长辈要劝我们,还要先问我们一下,其实我已经不及格了,是吧?人家还得让我心理建设建设。假如他觉得我基础很好,直接就讲了,就不用给我心理建设半天了。长者讲到,你今天用完浴室,你出来了,之前有没有检查看看,这地有没有湿?有个七十多岁的老伯伯跟我们住在一起,你假如湿地了,下一个人他走进来,不小心滑倒了怎么办?有没有可能?我们不谨慎,我们不设身处地,往往一些状况就是在这里发生。我们身边的人会出现一些意外状况,很可能都跟我们谨慎、仔细的心不够有关。所以卢叔叔提醒,念念为人着想,这不是空话,就在生活的点滴,随时随地。再来,你洗完,那个头发没拣,假如下一个人有洁癖,他一进来看到那些,哎哟,他就不舒服两个月。跟你住在一起,他每天都睡不好,很难过。念念为人着想,是世间第一等学问。不是(只为)眼前的人着想,还能时时想着以后的人,能顾及到他们,那人这个心量就不断拓宽了。 所以卢叔叔那两个多月的时间给我的教育,当然,我们刚刚讲的,知道缘分难得,还要再造缘,你要珍惜,你不要:“哇,卢叔叔,你这些教诲太好了,太好了,我太感谢你了,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”结果离开以后,Bye-bye,哦,终于离开他了。这个缘就断了。孔子也讲,人家把好的提醒、教育告诉你,你在那里“哇,太受益了,太受益了”,叫“法语之言,能无从乎”。看起来你很接受,可是你假如都没改,那个叫糊弄人家。“改之为贵!”人家跟我们讲完,我们还顺着自己的习气,那个叫糟蹋别人的好心,尤其又是糟蹋这些有德有志的人,那就更是不应该了。所以孔子说的,“法语之言”,人家把这么好的教诲跟你讲,你还不改。那孔子说,那这个人我也拿他没办法了,“吾末如之何也已矣!”那我也没办法了。 所以我们面对经典这么样的缘,我们要珍惜,假如读经是读经,该怎么做还怎么做,那叫玩弄经典,玩弄圣贤人的教诲。所以后来长者的提醒,我们时时鞭策自己。 过了两年多,○五年的二月底,我到澳洲净宗学院跟大家交流《弟子规》。结果我讲完一堂课,刚好有一位朋友跑来找我,这一位朋友也是台湾的朋友,而且他认识卢叔叔比我还早很多。所以当他听我谈到卢叔叔给我的这些教导,他一看到我就讲的第一句话,他说“卢叔叔对你比较好”。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?其实我们在念头当中常常在误会别人,有一句俗话叫: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他说“卢叔叔对你比较好”,那就代表卢叔叔很偏心了,是不是?只对谁好,对谁就不好。这算不算毁谤卢叔叔啊?而我是亲自感受到,我们九个人住在一起,卢叔叔对其他八个人都一样地尽心尽力关怀。那个七十几岁的人,他就像儿子一样地伺候他,我都看在眼里,非常佩服。还有比我年轻的人,他也给他耳提面命,但是,他没有接受。所以缘分的深浅不是这些有智慧的长者决定的,是我们自己决定的。我们不愿意受教,有时他讲太多了,我们还嫌他烦。那“算了算了,不跟你结冤仇了”,是吧?那你能说,这个时候长者偏心吗?不是啦。 我们往往顺着自己的看法,不知道误解了多少有修养的人。所以从这里深刻提醒我们自己,绝对不要把责任推给境界、推给别人,这个就与孔子的教诲相违背了。“君子求诸己”,时时要求自己,一定我有什么问题才会变成这个现象。“小人求诸人”,我看到大家的眼睛好像对这一句话不是很熟悉,要赶快写一下。你不能讲话讲得人家口吐白沫,你还继续讲你的,都没有体恤到底下的情况。这个“诸”字,它是“之于”的意思,就是君子都求之于自己,对自己要求。小人都是求之于他人,都是别人的问题,不是自己的问题。君子跟小人也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间。所以我们跟善知识学习、跟经典学习,得力的程度是我们自己的态度决定。所以一开始我们知道这个缘很难得很难得,这个时候珍惜就是听了一句,就要去做一句,这个才是珍惜。 包含我们刚刚讲到的,我们一起坐在同一排,甚至(住在)同一个寝室,请问大家这个缘分的机率等于多少?我们大家都学过机率、数学,等于几分之几?你看我们那个数学都是用在数学考卷上,都没有用在我们人生去感受。全世界有六十七亿人,是吧?那六十七亿人刚好我们两个坐在一起,机率是多少?乘看看,那个机率很难很难很难……所以大家现在可以抱头痛哭一下。 再来,机率还不是这么算,怎么说呢?全世界的生命有多少,亚马孙河的蚂蚁总数都不知道是人类几倍,那请问大家,全世界的鸡是人类的几倍呀?全世界的动物是人的几倍?那不好算。我有一阵子专门在研究昆虫跟树木花草。我还学到那些去,还照了很多幻灯片,什么台湾蓝雀,台湾栾树,都记那些东西,因为我教自然科,得丰富知识,可以跟孩子引导嘛。所以,所有的生命来看的话,那我们这一生都是当人,太难太难了,又一起遇到,又一起学习圣贤教诲,难中之难,是吧?太难得的缘分了!人体会到这个难得了,那种彼此的珍惜、彼此互相成就的心就出来了。 人很多的感悟,那个不是人家讲,给你讲你就能接受的,都是自己的心真正体悟到了,自自然然这个心境就付诸在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之中了。人家就可以从我们的一个眼神、一个言语当中,体会到我们的诚心啊。那这个诚心一起来,“四海之内皆兄弟也”。这个诚心现前了,就能体会到,就像大舜,他住在哪里,“一年成聚”,他才住一年,很多人都跑过来跟他做邻居了,“一年成聚”。大舜住两年,“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”,第二年住下来,聚过来的人就好像一个县城一样;三年就好像一个都市一样多人。道德之所在,天下人归心,就是“得道者多助”。 圣贤人做得到,我们做不做得到?“舜何人也,予何人也,有为者亦若是。”肯做了就一定做得到。这一句话谁说的?颜回夫子说的,后来孟子把它发扬光大。为什么颜回有成就?从这句话我们听出学问啊,颜夫子他时时都是有这样的心境,“有为者亦若是”,是可以做得到的,他时时都有这个信心,不怀疑古圣先贤的教诲,“有为者亦若是”。这样的德行,后代要承传。大舜的后代:胡、陈、虞、傅、田,这些姓氏都是大舜的后代,请问黑板上有您的尊姓的请举手。举高一点,大舜的后代要举高一点。来,我们掌声欢迎大舜的后代。承先启后,舜王的德行风范,从我们这一代的子孙再传五千年。有志气,对得起祖先,对得起家族。 当然写到这里,诸位学长不要说,“啊,没有我”,信心……“你看都不是我”。人这个……一个人进进退退,很多退步在哪?不相信自己,耗了半天。所以学习首先要信任自己,信任圣贤人讲的,绝对不会骗我们。我帮大家调查过了,大家假如不是尧舜禹汤的后代,就是文武周公的后代。今天大家都认祖归宗了。所以大家从此刻开始,连走路都要想着,我是尧帝的后代,我是周文王的后代,连走路都不可以丢脸。那保证大家走路有风范,不是《走路有风》那首歌。走路有风范,就出来了。好,所以我们不怀疑,确实“有为者亦若是”这样的信心。我们也效法颜夫子对孔子讲的话都不怀疑。所以他才叫好学,他才有这么高的成就,都是这一些心境决定的。 而颜回听孔子教诲,孔子讲,我跟颜回讲一天的话,他都是这样(点头),连一句反对或者一句疑惑都没有,“吾与回言终日,不违如愚”。看起来,奇怪了,怎么点头点一天,到底听懂还是没听懂?“退而省其私”,私底下看看,哎,颜回是到底有没有听懂?“亦足以发”。哎哟,他怎么……给他讲的不只听懂了,还做,做完了还给别人引导。哎呀,“回也,不愚!” 但颜回这个态度跟谁学的?跟孔子学的。孔子可以听一个《文王操》听到吃饭都忘了,然后可以感受得到这个歌曲,歌颂的人他的道德情操,孔子都领纳在心中。您看他那个诚心到什么程度?所以孔子讲出他修学的态度,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”,他对古圣先贤的信心,而且不掺杂自己的想法、看法,所以他“述而不作”:哦,不是我说的,都是古圣先王从性德里流露出来的智慧,我们只是把它承先启后下来。所以这个“述而不作”是真重要,“信而好古”是关键。所以刚刚我们提到《孝经》那一段话,“非先王之法言,不敢道;非先王之德行,不敢行”。他那个态度就是时时随顺经典、圣贤,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。他熏啊熏啊,每天都是用经教观照,就好像那个香,熏了三年,哪有不香的道理? 我那个时候觉得能遇到这些教诲太难得了,我就做了一个心理建设,我说这二十多年来就是被错误的想法给害了,今天遇到师长的教诲、经典的教诲了,赶紧把二十几年来错误的思想打包,包好,就被他害了嘛,包好,然后呢?隔天垃圾车来了,丢上去,让这一包错误的思想、垃圾随着《少女的祈祷》——对不起,台湾垃圾车放的音乐就是《少女的祈祷》。请问马来西亚放的是什么?没放音乐啊?放一下比较好,那个气氛会改善一点。对啊,扔掉了,多轻松啊,苦不就苦在这些错误的烦恼、思想吗?人就轻松了,笑就笑得出来了,就可以慢慢恢复一天笑一百七十次了。科学家说现在的人一天笑不到七次,成人。一天都笑不到七次,能不得忧郁症吗?哦,大家今天都超过标准水平了。今天没有空过,已经笑了很多次了。告诉大家,笑能补阳气,然后你们都对我笑,我补得更厉害,我拣到便宜。 所以,想明白了,“知难行易”。你真的知道,明白了,你要做很容易。人明白了,谁还愿意自讨苦吃啊?谁还愿意自作自受啊?没人愿意。所以扔出去了,带走了。有没有人要扔出去的时候还拣回来?哎哟,这一包垃圾跟了我几十年,没有功劳,也有苦劳,先待几天吧。一留又不知道留多久了。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”,明天再说,明天再改,“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”。要改,什么时候?Right now!(立刻、马上)我就会这几句而已,不过因为有时候在马来西亚讲讲英文,人家挺能感受的。当下改掉,才能进步。好,大家打包好了没有?一起扔,省得人家垃圾车跑好几趟,要有仁慈的心,不要让他太忙。好,我们一起扔,一二三……所以从今以后,所有的起心动念、一言一行,都是随顺圣贤教诲,不随顺自己烦恼习气。因为唯有这样,我们有了格物的功夫,我们才有智慧,有智慧能去帮助人家啊,这个志向才不是空的。所以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”,铁定从“格物”做起,“格物”就是格除自己的习性、欲望,这个是本,“君子务本”。 好,刚刚跟大家谈到了志向,谈到了《论语》这一句话,“不知命,无以为君子也”。我们这一生的天命是什么?使命是什么?责任是什么?一个人从小成长,连对自己的家庭、家族都没有使命,他能做君子吗?他人生能不空过吗?所以古代的人难得在哪?他知命,他知道时时要想着家族的命运的这种责任感。当他念念为家族着想,他不为自己想,那自私自利没起来。我自己看到身边的一些长者,真的是道义人生,几十年下来我们从没看他们为自己想过,这个就是传统文化的根。可是大家想想,他都没为自己想,召感来的人生是什么境界?“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”。都不为自己想的母亲,赢得了公婆、赢得了丈夫、赢得了孩子深深的感激。人生没有吃亏的事情,也没有占便宜的事情。这个是人这一生要想着,我自己的天命,我要能实践。《中庸》讲的,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”,我们自己这一生能不能恢复我们的法身慧命呢?能不能恢复我们的本善明德呢?那一个人假如时时想着,这就是我人生的目标,他就不会蹉跎光阴,时时想着提升自己,这一生不能空过。再由他体悟的智慧,去成就他的家庭、成就社会、成就民族、成就世界。所以我们这个“知命”,知怎么样引领家族的命运,怎么样改善社会的命运,怎么样承传民族的命运,怎么样挽救地球的命运。这个是知命,这个是有志气的人在思考。 确确实实我们遇到的是“覆巢之下无完卵”,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。所以我们在这个时代再看到《论语》这些教诲,老祖宗思考得太彻底了。只要人不为天下想,这个天下铁定完蛋;不为家想,(家)就完蛋了。这个不是高,这是做人就应该这样。只要偏离了这些态度,一个世界可以快速瓦解。 大家想一想,三十年前社会是什么样子?我们的脑海里浮现那些景象没有?你们都丢出去了吗?那个是垃圾、烦恼丢出去,美好的回忆、那个感恩都要记住,不能丢啊。我把它找回来,你们再挑一挑。不急,不要好的也全部扔掉,就不好。浮现在眼前,一家办喜事,整个街道全动起来了,搓汤圆啊,就像是自己家里的事一样,干得热火朝天,在那擦汗,“哎呀,喝杯水”,“不用不用,干完再说”。我小时候都常常去做花童,大家看得出来我小时候还挺可爱的吧?勉强可以了。这样的社会多和谐,多有人情味,离我们多远?才二十多年啊。大家就知道,那个文化你才一代人不传,后果不堪设想,到时候快断了,你想拉都不一定拉得回来。 所以真正认知清楚的人他就知道,文化承传比什么都重要。所以为什么孔老夫子可以周游列国十四年无怨无悔?他对文化的承传的重要性比谁都清楚啊!而就是因为孔子的那一份精神,“知其不可为而为之”,明明知道在他这一生都看不到成果,他还无怨无悔、呕心沥血去做,因为他很清楚这个对一个民族太重要太重要了。所以孔子以后所有的圣贤人,包含每一个朝代的盛世,哪一个人、哪一个朝代的成就离开了孔子的教诲呢?那大家想想,孔子那时候的坚持,值不值得?值得。我们不能只顾眼前,要能看得到千秋万代的子孙,我们要负责任啊。所以后代对孔子非常赞叹,“先孔子而圣者,非孔子无以明”,没有孔子,我们根本不认识尧舜禹汤。“后孔子而生者,非孔子无以法”,后孔子而圣的这些圣贤人,没有孔子给他做榜样,他不知道要效法谁啊。 所以我记得第一次跟师长见面,第一次谈话,很珍惜啊,当然现在也要更珍惜。你不要第一次每一句都记住,第十次只记五句。那麻烦了,我们的恭敬心在退步了。不能看光盘,第一次,哇,精神抖擞,看到第十次,打瞌睡了,那就态度在往后退了。所以师长讲的,“学儒就学孔子,学道就学老子,学佛就学释迦牟尼佛”。儒道释三教的教诲,教化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,很多皇帝都带头学,离我们最近的清朝,对这三教的教育——为什么叫教育?儒家、道家、佛家,成一家之言教化众生啊,这是教育。所以雍正皇帝讲的,“理同出于一原,道并行而不悖”,这三教的教诲都是贯通的,教人转恶为善,转迷为悟,转凡成圣。那我们想一想,学儒就学孔子,学什么?学他的立志。孔子这一生的志向就变成我们的志向。孔子的志向是什么?《礼运大同篇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选贤举能,讲信修睦……”这个每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家庭、跟自己的工作岗位落实每一条,都可以做到的,不是要多少条件以后才做得到。道,绝对离不开生活,每一句当下都可以实践。假如不能实践,那是我们自己的心分别、执着了才不能实践,句句都能当下去落实。 好,那今天这一堂课我们派一个作业,大家会不会听到作业就开始发抖,求学过程中那个恶梦会惊醒的情境,都浮现出来了,有没有?不会吧?那一些梦刚刚丢掉没有?丢了哦,太好了。大家现在额头都发亮,烦恼放下了,那个精神就上来了。作业是要把《礼运大同篇》背起来,这样才能具体时时对照,以师志为己志,不然孔子的这个志向不都是空话了吗?毕业前背下来就好。但是大家要注意,我们修行是要改习惯,是不是?我们以前写作业,五天放假,撑到哪一天写作业?结果是什么?很惨,写得乱七八糟,要不然就是去了,没写的被打屁股。改习惯,越早完成心里越踏实、越从容。背这个《礼运大同篇》。 好,那这一节课我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,那我们也以师志为己志,以孔子的志向、以老教授的志向、以圣贤人的志向,来过我们这一生有意义的人生。也从今天开始,我们面对一切境界就提醒自己,孔子会怎么做?圣人会怎么做?“德比于上”,时时都跟圣贤人效法、靠拢,“则知耻”,人的羞耻心整个就流露就出来了。“欲比于下”,生活的这些基本的需要,跟一般下阶层的人比就好了,不要去跟那个开宝马的、开双B的那些人去比,那个无止尽的虚荣追求,那个没有意义。“欲比于下则知足”,我这样已经不错了,这个衣服还是我妈给我织的,越穿越有感情,人就不会在这个欲望当中陷进去了。好,好谢谢大家! 马来西亚第二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 以师志为己志 蔡礼旭老师 2010-4-28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感恩老师!(文章载自:弟子规公益网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