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人要饮水思源:生命从何而来?人生如何成就?能知恩报恩不忘本,才不愧对父母的养育恩德。 一般世俗所谓的“孝”是以物质为主,总以为在日常生活中供给父母吃饱、穿暖……等一切享受,即是尽孝,其实不然。 父母恩德重如山岳、昊天罔极,虽然极尽世间关食珍物奉养,亦难报答其爱澈骨髓、牵肠剖腹的宏恩于万一。 又有人于双亲在世时不知孝敬,纵然能于身后极尽排场,甚至以金被银枕安奉,不仅父母无法带走任何一物,此更不足以酬报亲恩。 我们能得人身,是与父母有缘。母亲怀胎守护,哺乳养育;父亲提携教导、备资营生,无比艰辛苦劳!为人子女,应善体亲心,好好珍惜有用之身,福利人群、导人向善,切不可吃喝逸乐、耽恋物欲,或搬弄是非、造业行恶,有损为人子之孝道。 人生数十年,不免生、老、病、死,除了身躯性命之外,还有永恒不灭的“慧命”。子女若能将父母赐予的精血肉体之躯,善加利用,造福众生,成就功德,则父母恩亲亦同得福慧。 古圣先贤以孝为宗,佛经以孝为戒,万善之门以孝为基。人人应礼敬供养尊亲如堂上活佛。并扩展短暂的亲缘私爱,成就清净觉情,普及累生,累世的父母,惠泽七宗八祖。 学佛须以孝为先,宏扬孝道,方为真正的念长情、体大爱、报重恩! 报父母恩 父母的恩惠列为十恩∶ (一)怀胎守护恩 (二)临产受苦恩 (三)生子忘忧恩 (四)咽苦吐甘恩 (五)回乾就湿恩 (六)哺乳养育恩 (七)流濯不净恩 (八)远行忆念恩 (九)深加体恤恩 (十)究竟怜悯恩 父母恩如此的重大,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呢?儒家说:“大孝终身慕父母”,即是说,孝亲不单是生前尽孝,死后祭之以体也是孝道的延伸。但世俗尽孝的方法只是让父母获得物质与精神上的满足。我们除了要时时奉养父母外,内心必须存著“恭敬”,正如孝经上所说:“孝子之事亲也,居则致其敬,养则致其乐,病则致其忧,祭则致其严。五者备矣,然后能事亲。” 佛经中常说:父母即是家中佛,天地鬼神都比不上双亲尊贵,父母之恩既深且广,为人子女,要报答亲恩,除了善事父母,受敬父母之外,还要经常为父母供养三宝,诵经念佛,为父母布施修福,并且劝父母念佛修道,脱离六道轮回,往生弥陀净土,帮助父母早日了脱生死,速得无上正等正觉,这样,才是究竟之道。
|